【栽培】蚕豆种植技术和栽培技巧


打算过完年再花园里面种上点蚕豆 , 因为儿子特别喜欢吃蚕豆 , 那么蚕豆应该如何种植呢?

【栽培】蚕豆种植技术和栽培技巧

文章插图

一、科学布局 , 轮作换茬 。 蚕豆是豆科作物 , 其中根瘤菌适宜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活动 , 如果连续在一块地上多年种植 , 蚕豆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会使土壤酸性加重 , 影响根瘤菌和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活动 , 蚕豆生长差 , 植株瘦弱 , 结荚减少 , 病害加重 , 单产下降20-30% 。 因此 , 蚕豆生产要坚持轮作换茬 。 一般可采取蚕豆与小麦、油菜三年一轮的种植方法 。
二、适时播种 , 合理密植 。 蚕豆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 。 播种前要精细整地 , 做到土块细碎 , 土面平整 。 播种时要保证播种密度 , 一般耐旱力较强、成熟较晚的大粒品种宜在旱地种植 , 每亩4000-5000蔸 , 每蔸播种2-3粒 , 每亩用种量为7.5-9公斤;成熟较早、耐湿力较强的小粒种 , 宜在稻田种植 , 每亩5000-6000蔸 , 每蔸播种2-3粒 , 每亩用种量6-7.5公斤 , 播种后要用湿润的火土灰盖种 , 以利出苗 。
三、注重磷钾 , 巧施氮肥 。 【【栽培】蚕豆种植技术和栽培技巧】磷肥能促进根瘤菌的活力 , 形成更多的根瘤 , 增强固氮作用 。 钾肥能使茎秆健壮 , 增强抗病、抗倒能力 。
一般亩施钙镁磷肥20-30公斤 , 湿润的火土灰500公斤作盖种肥 。 蚕豆幼苗期根瘤处于萌发阶段 , 个体小 , 数量少 , 根瘤菌活动甚微 , 固氮能力差 , 应结合中耕每亩施人粪尿200-300公斤或碳铵7.5-10公斤 , 促使幼苗健壮生长 , 有利于根瘤的形成 。
四、打顶整枝 , 防治病害 。 蚕豆打顶分两次进行 , 第一次在冬至前后打顶 , 摘除主茎生长点 , 促进提早分枝 , 增加有效分枝数;第二次整枝在30-40%植株开始形成第一豆荚时 , 摘除嫩枝2-3厘米 , 能提高结荚率20%左右 。 蚕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、锈病等 。 土地湿度大、植株群体间通透性差 , 是诱发病害加剧的主要原因 。
因此 , 除了开沟排水、降低田间湿度、改善通气条件以外 , 还应在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及时进行病害检查 , 若发现上述病情 , 每亩用生石灰和硫酸铜各0.5公斤 , 对水100公斤制成波尔多液 , 选晴天喷雾 , 每8-10天喷药1次 , 连喷2-3次 , 即可控制病害的蔓延 。

    推荐阅读